形意拳术,不能以动作多少论功效,有人说形意拳最初仅“钻裹践”三拳,后来经后人补充才有了五行,十二形诸形式,言外之意,除钻裹践之外,其余都是画蛇添足的举动,事实果真如此吗?
形意拳之所以位列内家三大名拳之一,就在于拳种本身具备了完善的体系,三体式为总机关,可练出九要之规则,去除拙力拙气,引导内气中合于丹田,所谓静为本体是也;五行拳包含五种形式的劲力(混元劲)形式,在动作上可以使人树立中正的形体规矩,使得人体手足整齐一致,身形和顺无滞,呼吸自然流畅。在内则对应五脏,可使得五脏功能改观,为改变气质之本,所为尽人之性;十二形拳,含天下万物之灵性,可激发人体本能,所谓求物之全。
重形指注重外在形式;失意指失去内在的神气。重形真的能失意吗?从形意拳字面理解为:“心意成于中,形体发于外”。可以得出结论:形意拳是从形入手,循序渐进,自然而然达到内外一体的内家功夫,拳术本身虽以内为主导,但却是从外而至内的。
“形正气顺”是孙存周先生对拳术总结的一句至理名言,正如前辈所言:“习拳之初,一切运气凝神之法都不可有,只需在身形中正上下功夫,形正气自顺,自然养气也自然得气”。可见练习形意拳不能专心求气,也不可专心凝神,舍弃外在而求内在都是急于求成之举,如之前盛行的各式气功曾迷惑了众多爱好者,现在则被遗弃于风尘之中了。
神气即是内劲,其实并不神秘,所求路线也极简单,就是不加任何意念的把桩和拳练习中正,合顺,随着体内气血融合,充盈,利用顺中用逆之法,自然可以使得精气归于丹田与元气交合,内功由此而成。凡舍弃外在身形之中正,而专以求气的人,便会走入误区,贻误一生。故此重形(身形中正)乃拳之根本,又是气之所依;无形不可能有意。五行十二形,不是画蛇添足而是尽善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