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太极拳的“劲” 作者:太极悟语
太极拳的四正劲“掤、捋、挤、按”,四隅劲“採、挒、掫、靠”。各式太极拳多会用各种动作对其劲法进行描述。谈谈我对“劲”的感受与理解。太极拳的劲从外三合说就是一个劲“掤”,从内三合说就是一个劲“炸”。掤是母劲,炸是公劲。
掤劲简单说就是骨架结构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形态而形成的结构力。这种力练拳者没有以往用力的体感,自在圆活,体感轻松。受力者感觉来力沉重如山,挨上去会给你巨大的反弹,只能沿着所挨处被带出。这个反弹力就是掤劲。这种反弹是身体骨架日趋完整所自然形成的状态,不是用力量规格形成的推拉桑拽。
掤劲不是某个动作才叫掤,掤劲贯穿各种动作始终,掤所形成的反弹力就是对自己的保护。能够体会到掤劲了,对方与你接手能体会到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松沉劲。有人对松沉劲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身子下低点就会沉了,就有松沉劲了,这是错误的理解和操作。严格地说松沉劲掤劲都来自于骨架结构。
四正四隅劲就是一个名称,或者说就是一个掤劲随着各种动作的变化而起的别称,本质就是掤的变化。因此练拳不能按照所谓的劲法来练,严格的说那种劲法都不用学习,按照劲法练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有人为了形成太极拳的规格会用筋肌系统对骨架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所谓的太极拳结构要求,形成所谓的掤劲。这样的结构会有一定的威力,但是它是僵硬的做作的,形成结构是暂时的,气息是不能平稳的,无法复杂变化的。站桩式的推手还可以,一但处于移动状态结构定然散乱。当你进入到"劲"的系统修炼的就是筋肌为主,不是骨架为主了。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得你进不了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轨道。你对太极拳各种拳论的体会都是建立在筋肌之上的体会,很难真正进入太极之门。
掤是依照太极拳的规格要求进行反复练习,使得人体骨架结构变化,形成完整的符合太极拳要求的骨架结构条件下自然而然产生出的状态。所谓掤,松沉对你自身而言没有体感,都是给对方形成的感受。一体两面,反过来说当你自身有体感了说明你的骨架结构还没有完整。
一阴一阳,掤劲来自于骨架结构的外部空间,炸劲就来自于身体的内部空间。炸劲是在外部空间结构完整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内在丹田的压缩产生的巨大内力传导,但前提依然是骨架结构的建立,当能够抻筋拔骨打开骨缝了,你的骨缝就有对正合住成为一体的条件,任脉一线才有自在的的空间形成收缩四散的压力传导。陈鑫先生说过“入于骨缝,达于肌肤”。
太极拳的核心是骨架结构,练拳者的骨架结构必须经过彻底的改造,易筋易骨不为过。
(以上内容是本人的练拳笔记。习拳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不代表正确与错误。看看而已,不可认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