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站桩与天梯奇谈
作者:cailmos
八年前(2003年)的一个周末,我同家人一道,前往成都近郊的体育城游玩,里边运动项目挺多,也有一些运动器械之类。在一个露天运动场地,有一架天梯吸引了我,天梯是我在大学时代间或玩过的项目,虽然从小臂力不强,年轻时拉起天梯还是颇感轻松,可以一次拉三、四格,摆浪起来,至少可以拉一两个来回不丢。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尚能拉否?我自认为练了二十年太极拳,宝刀不老,于是满怀信心上前一显身手,不想一格都未拉起就掉下天梯,还差点摔了一跤,在家人面前真有些狼狈不堪。
长期以来,总感觉太极拳还算练得不差,但是天梯的事件终于使我明白,太极拳套路对于手臂力量的改善其效果微乎其微。于是我购置了哑铃,在家中练习臂力,有时也到健身房练习一些器械,希望能改善腹肌等等。我对器械运动历来兴趣不高,也许是缺少这方面的天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不容易坚持有半年之久,臂力有了初步改善,终于可以吃力地拉上几把天梯了。
正在为继续练与不练的犹豫关头,看到杨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的一段论述,他说:太极拳以松柔为法,以虚无为最高境界,若习练得法足以增长功力、强身健体,一个人尽一生的精力,尚且不容易松柔到家,何必再练其它拳种或功夫,所谓贪多者不精也。李雅轩的观点与我内心想法一拍即合,因此顺理成章地终止了哑铃、器械练习,之后不久天梯水平又回到一个也拉不起的状态了。
然而,李雅轩大师所说的长功夫的太极拳正确练法是什么呢?
我一向太极拳只喜好练套路,不练桩功,对太极桩功知之不多。今年学习太极站桩之初衷,是为了治疗膝伤。而今站桩百日后,膝伤已经基本上好了,于是又恢复太极拳套路练习。在我练太极拳场地附近有一个露天运动器械园,我最近又去试玩了一下好几年都未模过的天梯,突发奇想,要检验站桩对臂力是否也有改善。从六月初(三月初开始站桩,六月初刚好站桩百日)至六月底,头一周一格都拉不起;第二周拉了两格,以后拉了三格,四格,六月底拉到了八格(也是天梯的总长度)。几乎臂力每天都有一小进步。何以进步?这期间除了隔一天的太极拳、每天20分钟站桩外,没有进行其它运动,天梯也只在太极拳完成后拉一次,耗时不过30秒,并无反复练习,我判断一定是百日站桩的效果。
为什么在太极拳套路练习中,手臂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开合中缓慢运动,而臂力却几乎二十年没有丝毫进展,反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在练习站桩过程中,全身放松站立屈膝如坐高凳,手臂在胸前成抱球,竟能神奇地在一百天后渐渐改善臂力?或许站桩改善的不仅仅是臂力,根据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的论述,站桩改变身体状况的途径有三:1.身体变得轻灵,2.身体产生整劲,3.手臂及双腿力量增大。正是三种情况的综合,才促进了天梯练习中的神奇效果。
莫非站桩中隐含有太极拳套路练习无法企及的某些特别功效?太极拳套路练习其实不能从根本上替代站桩练功?或许我个人的经历并不足以印证上述推断的真伪,然而拳谚有云:百练不如一站。“站”者站桩,桩功也。现在看来,拳界许多民间谚语看似通俗简单似乎无足轻重,其实乃古人练武、养身经验之高度概括,经千锤百炼方可得。所谓大道至简、实践出真知,这短短六个字‘百练不如一站’在我看来,乃金玉良言、太极拳练拳要诀,其价值可谓大矣,值得吾辈珍惜、深思、揣摩、研习、继承以为用,万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