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气”与“灵”乃太极拳之本---陈固安

$
0
0
  武式太极拳首创于清末永年人武禹襄,至三世郝为真先生始广传于世。武式太极拳是 太极拳术各派中一个重要流派,它对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在拳 理及技击两方面,直到今天仍起着指导作用。本文谨就“气”与“灵”这两个太极拳术的根本大法,根据前辈遗训,稍作阐述。
首先谈谈“气”的练法和作用。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拳术,技击战略强调“以静待动,后发先至”“化而后发”,化的来势,造成我顺人背之势,再乘机出击,制服对手。如欲掌握这一技巧,首先要通过盘架子练成一种“棉里藏针”的内劲如何练好内劲呢?

武禹襄先生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明确提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意到气亦到,心动意生,意动气随,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这里要注意的是“以心行气”时,必须“务令沉着”,才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气动身亦动,武氏又说:“气以真养而无害”。说明“养气”要顺乎自然,“以气运身,务令顺遂”,顺遂就是顺乎自然。能够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才能逐渐化尽后天之力,使先天之内劲自然增长,变动往来,无不从心所欲,毫无阻碍停滞之处。练习内劲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故武氏又说:先在心、后在身,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投架子要平心静气,精神贯注、姿式顺遂,法术分明,以形为体,以意为用,如此则越练越精。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运动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动势轻松圆活,内气流动长行不息,有隙贯通、虽微空而必至,能达四梢,可通九窍。内劲能如百炼钢,未发则蕴于内,既发突于外,似枪弹脱口之迅猛,无坚不摧。
其次再说:“灵”。任何拳派在使用上都把灵做为上乘要求,“精敏神巧全在于灵”。太极拳也是如此,武式太极拳如干枝老梅,朴实无华。不论盘架子还是推手,一贯主张 “轻灵松软、外柔内刚”。刚而不滞,柔而不散,动静作势,时阴时阳。如环无端、活泼无拘。尤其在推手时、力求松静轻柔、气敛神凝,以期做到“身推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循此渐进,自然进入沉着松静,轻灵柔化之境地。能轻灵,自能粘去动变,运用自如。要想探求轻灵之妙,还需掌握动度的大小,拳论说:“动贵短,意贵远,劲贵长”。动短则一触即发,彼不及走化而已跌出。意远劲长,则放人弥远,功纯艺精,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务要控彼之三节,使彼不得活变,我才能得机得势。孙子<虚实篇》云:“微乎微、至于无形、神乎神,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说明动度小,发放走化则不露其形,运用精妙简便,化中寓发,发中寓化,迅猛隐蔽,蕴于内,而 不形于外,与人粘着,人不至我、我独至人、彼实我则虚、彼虚我则实,反复无端,应感 而动,使人莫感高深。
“气”与“灵”,是太极拳术的两个大法。气是根本基础,不能明心引气, 以气运身,内劲则无从产生增长,与人粘着则无威慑主力。灵是体现,是应用,临敌不能随意变化,何显太极技击之神奇?二者相辅相承,相因相用、实为学习太极拳之本,初学者切勿忽视。


陈固安(1913--1993)名恩福,回族,邢台市羊市街人。祖籍浙江绍兴,曾迁徙山东临清,清乾隆年间落户顺德府(今邢台)。少颖悟,随邑宿儒薛椿龄读经史,习医算,深得所喜。又喜武术,七岁即随伯父发达公习查拳,十三岁拜李圣端习武式太极拳,又得韩钦贤,郝中天诸前辈指导,就学八年,深得其传。
李圣端乃邢台早期著名的武术家。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与陈兰亭、郝中天、郑月南、王老延共同创办了邢台最早的武术团体--少林会(邢台国术研究社的前身),开科收徒,传授查拳、六合拳、太极拳等拳术和器械。民国十九年,他们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将少林会改为邢台国术研究社,聘请永年武式太极宗师郝为真和他的弟子韩钦贤来此教拳。
一代宗师郝为真至所以能抵邢课拳授徒,除了永年与邢台相近的地理因素外,还得益于邢台"天吉货栈"的老板申老福。时郝为真次子郝文桂(字月如)在"天吉货栈"司帐,申老福久幕郝为真大名,聘郝为子侄申文魁、申武魁教授太极。李圣端,郝中天等借机拜师郝为真,且恳请郝为国术研究社授课。果然是严师出高徒,高人教授有方,弟子学得刻苦,一大批太极高手脱颖而出。这便是武式太极拳盛行于邢台的主要源头,陈固安即出自国术社的优秀人才之一。
陈固安在国术社学艺八年,砥励进取,学不遣力,深受诸师钟爱,莫不精心传授,故艺精而博,为同门之冠。成年后外出任教,以文为业,仍不忘武事,朝夕穷研,未尝少辍。行迹遍及大河南北,遇有名家即往拜访,深研博采,取精吸华。而对太极拳之研究,更是废寝忘食,名家拳论,背诵如流,结合体用,潜心研求,偶有所得,即使深夜,亦必披衣而起下地操练,且笔之于书。虽,严冬酷暑,亦复如是,故至中即备太极、八卦、心意、形意、画拳于一身,融汇贯通为一体,技艺精纯,罕有匹敌。河漯襄樊间,知君者,莫不赞佩。君之言行,亦多为人所乐道。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陈常往来于豫鄂之间的清真寺与回族学校,以教学为主间或悬壶济世。在房县期间,当地某校拳击教官周振武,体伟力雄,常来寺内访君谈艺,极言拳击之勇,对太极拳则有轻视之意。陈笑其愚,说,"汝欲知太极拳之奥妙乎,请一试!"周闻声而起,以右直拳击陈,陈与之粘着相触,周如坐舟中,起伏不定,进退失控,虽有力而无以为用,周大惊异。陈说,"我国武术博大精深,名家如林,且不可以外人之末技而笑我中华武林无人也。"周深为敬佩,后亦研习太极拳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李宗仁,白崇禧都曾专门拜访过陈固安。一次,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回族),幕名到陈居住的湖北老河口清真寺拜访。二人论及太极拳兴趣甚浓。其间叫他的副官试与推手,白的副官自谓精通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不屑一顾。与君交手,甫合即用采法,陈用贴身靠将其击出。对方改用形意拳,挥拳备击,陈用擎引松放法,又将其掷出丈许。白崇禧观之喜不胜收,遂要陈随他从军,且许于三军教官。陈婉言谢绝。这时韦诚荣大阿訇也帮着说情,白怜其意坚志弥,又为教门中人,只好作罢。临了,拨款数千修葺寺院,以资鼓励。
陈固安受业于郝为真大师的高徒李圣端、且有韩钦贤、郝中天诸高师指点,不仅深得武氏拳法精髓,而且精通刀、枪、剑等各种器械。他注意到太极拳器械百年来仅刀、剑、枪传世,少了一棍,则引以为憾,决心要倾毕生所学,添补这个空白。遂遍访名家,师人之长补己之短,精研各门各派器械,以备著书立说之用。
一九**年,陈终于回到他阔别已久的邢台,这时他的先师们大都谢世,他更感到自己责任重大,老一辈口传心授的拳理拳势,万不可以在自己手里丢失,于是他就开始心仪已久的编创著述。早在河南许昌教书时,他就开始研究和揣摩太极棍,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理和编纂,终于创编出太极棍三十六势套路,使太极拳之器械,两长两短,四兵咸备,精彩纷呈。 
此书脱稿后,得到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遂级上呈,最终转呈国家体委,国家体委即委托北京体院教授张文广,天津体院教授刘万福审核。专家审核通过后,再呈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首肯。眼看付辛在即,孰料,一场浩劫忽至,结果书没出成,书稿也丢失殆尽。
文革当中,陈师的身心都遭到伤害,但他矢志不渝,白天参加生产劳动,夜间悄悄地继续他的编纂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呕心沥血,披星载月十数载,二十年后一部凝集着他毕生心血和汗水的武术专著终于面世。一九八五年《太极棍》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适逢香港国际书展开幕,首印一万六千册,既售一空。后又再版多次,总共发行六万余册。主要销往全国各地,港、奥、台及海外诸多国家。
第一部专著获得成功,使他一发不可收。之后,他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和著述上,以整理太极拳为己任。他根据师门所授技击心得,创立了" 顺、逆、变、空、玄"练拳五个阶段的理论。改进发展了推手的方法和运用,提高了推手的使用价值。原武式太极拳系的推手只有活步一种,陈固安根据多年心得创编了定步单缠、活步单缠、定步大缠、活步大缠、旋步走圈大缠、领缠、提肘缠、五行步穿缠、双缠、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四正、四隅推手,并创编了太极技击十二连环,和散手二十八法等一整套科学的技术训练方法,充实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太极拳的练习套路。一九八六年他的第二部专著《武式太极拳新架》出版。 
《武式太极拳新架》系陈集毕生心得所创之结晶,以古典拳论为指导,师门心传为基础,融会诸家,卓然一体,拳势繁复,内容赡富,在八门五步劲力中柔以拧裹、钻翻、螺旋、折叠、惊弹、崩炸、抖搜诸法,使武式太极拳臻于更高之境地。书中对太极拳理、走架要领、推手技巧,实用要诀及练拳之顺、逆、交、空、玄五个阶段,均有精辟论述。太极拳先贤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之拳论言赅义精,非常人所能理解,陈积多年心得,一一详为剖析,实非凡人所及,惠人匪浅。
武式太极拳新架是在武式老架基础上,保留老架中的精华,去其重冗,吸收推手和散手中一些技法,并按照三角、几何、力学,以及杠杆等科学原理,精心研求组编而成的。因此,新架内容充实,体用结合更加周密,进而达到精敏神巧灵活准的要求。
晚年的陈固安大师著作颇丰,他还将其六十余年的体用心得,精心整理成百余篇文章,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陈生前创编的《六十四式太极长拳》《一百零八式太极长拳》《武式太极拳四十八式简化新架》《缠手推手法》《太极散手法》《太极器械》等已成稿,未及出版,却因脑溢血,于一九九三年逝世,可谓憾事。
  •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

  • 告知删除)


亚健康?慢性病?不防试试太极养生!


20元现金券大放送!!!

在微信公众号回复“代金券”即可领取!

   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大,所以慢性病亚健康成了普遍现象。为了普及太极拳文化,推广固本培元,修心养生之功法,太极养心斋安排了道家养生太极拳体验课,本次课程由国际太极拳冠军王道荃老师亲自授课,欢迎各位莅临体验,参与个性化养生,性命双修,体验道家太极文化与传统太极拳的完美结合。

 

咨询热线:

010-60974372  18701441748

                   (代金券可在太极养心斋抵现金消费,不限时间)



太极养心斋


  太极养心斋是由太极师王道荃创办的一家集太极拳培训、儒释道国学培训、太极表演、少儿太极国学培训、太极私教、企业文化培训的中心。可教授陈氏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及太极推手、擒拿,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等养生功法,欢迎广大太极爱好者前来交流沟通。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0974372

  预约电话:18701441748

地址:

  安慧桥馆:朝阳区安慧桥向北200米路西亚运村邮局向东辰润大厦2层(可以小区内停车) 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站西北口出站过地下通道穿过安慧里小区

  回龙观馆: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龙冠置业大厦B座五层茗道轩(有地上停车场)地铁:13号线龙泽站向北200米

  东单馆:东城区东单北大街国旅大厦D1层锦上禅会馆(有地下停车场) 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向南100米路西1号线东单西北口下车向北500米路西
 万柳馆:海淀区万泉庄路碧水云天7号楼底商万柳瑜伽会馆内(有免费停车场)地铁:10号线巴沟站下车向南
 六里桥馆:丰台区万丰路306号御生堂3层(有免费停车位) 地铁:9号线或14号线七里庄站西北口向北300米路西
 宋家庄馆:丰台区宋家庄铺满山大厦2号楼1109室 地铁:5号或10号线宋家庄站西南口         下车
 网址:http://www.wangdaoquan.com

  

微信公众号:taijiyxz

tjyxzf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