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武术文化发展之我见

$
0
0

 武术文化发展之我见

                                

项海鑫(中华崆峒武道联盟秘书长)

                                    白义海(崆峒派掌派人)

 

                    -----穿越时空之武术精神,无处不在

            中华传统武术做为一种文化纽带,如何把全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西方地域式文化为何出现鼎盛而又消失?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无论河流地域文化有多么渊远流长,无数次拉拒之争战,伟大古文明帝国终究成为历史的车轮……但中华文明史五千年来历经数代王朝,一统再统,分分合合,至今仍然是开着大门,由中华民族自己共同统管着中华大地一大家事!西方文化永远融合和吞噬不了东方之文明史。除了历史的黄河血脉紧紧地把我们相联,东方的文字文明、传统文化才是将我们这一大家紧密联在一起的历史长河,正是这样一个历史长河,生生不息地孕育着古之圣贤,如雨后春笋般让一颗颗生命力得到生根发芽:道家的老庄、儒家的孔孟、及来源于古印度的佛家在中华大地上得到智慧的生根,这是何等的一种文化延续? 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二千五百三十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是的,正是这种人类仁义上的管理学大智慧,才会使这样的长河得以千年流淌!更好比一条长长的万里长城,长城内外,上下河流,统为一体,上古大禹治水,下至今我中华大地,东方文明,何等昌盛!

[转载]武术文化发展之我见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练武不仅强身健体、修养身心,也是民族品格、民族精神的展现。各家武术文化派别的源头首先是以自身修为有关,讲究清心自然之修身,在特定的环境集结特定的人物,有无数之思想家,文学家,武学家,玄学家、兵家、法家等历代名人之记载发扬,呈现延续性文化追踪和发展,形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派系。因此一个武术派别的文化,不仅代表了历代思想人物的传承,更有武学家人物的传承,武术套路的表现形式就是此派文化思想的一种代表;其派别的分化代表了各大文化之殊同,少林、武当、崆峒、昆仑、峨嵋、青城等等武术流派,不仅展现出武术之精神,更充分演绎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少林的佛家文化灵活地应用了儒家思想,严格传宗教诲入门弟子,注入了禅宗的思想灵魂,形成一种信仰,成为一个完整的团体,成为神话,威震四方!武当则以道教之文化信仰形成武术传承流派;而崆峒派武术的历史文化追源,自人类文化文明的祖先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道家始祖广成子,历代帝王将相皆寻根问道、为追源古文明史,历史上留下无数英雄、文人思想家和武术名家古迹见证,儒释道三尊合于一洞,随着历史和地域的重点转变,使这样的一个派别戏剧性的变化,因此崆峒派武术成了一大流派,其武术也柔合了三教之特色,阴柔结合,一些人认为崆峒功夫苍劲有力,却有阴狠毒辣之嫌,一百一十八套武术传统套路至今在流传和演绎着,更证实了天下武林是一家!

 [转载]武术文化发展之我见

      武术精神,无处不在!武术精神的力量,是让一个团队精神的延续,是文化传承的力量,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世界的力量!

       全世界说到“功夫”,那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是武术文化的力量,因为功夫,才会让世界更感兴趣中国文化的神秘,追踪武术文化的精髓。国之一统,外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力量、一种武道的力量,内在的一种团结精神,这就是国之魂,对于武林界来说,就是武术精神,武之魂,为着这种灵魂,一代代武术大师才得以执着去传承和发扬,才会形成这般具有民族魅力的武术。一个团队的精神体现就是这个武术雄风所在,重整武林雄风势在必行!团队的建立必须是这一武术派别传统文化灵魂的建立,武术的精神只有和其特色性的文化紧紧相联,才会有千秋万代的传承,决不会因为其历代统治者的分争烧杀而抹去其历史人物的传承。当年秦始皇为一统天下而烧去的书籍,然历史人物的传承又怎会因为书的流失就不会口碑相传呢?

 

      儒家之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人和谐社会才和谐,中庸即和,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高层次的道德建立武术文化团队,须真正理解和认识儒家之“仁、义、礼、智、信”。

      “仁”是最高的道德,是发自真心诚意去爱的情感,是内心的一种信念。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本身所做的是符合人性的要求。要想树立武林界的雄威,领导者必须以仁为先,仁者的力量,是万众心想的力量,“仁者无敌,仁者为王”,为民之所向。“人之初,性向善”,善是指行为而言,行善存在于人的内心,由内而发,只要真诚善的力量就会表现。如山之本性,只要风雨给他机会就会长出花草树木;顺着人性真实的情况,顺着人的本心去做,就会做到善,即成仁。仁者跟善人之间的差别:第一,善人是按照别人的要求,我做好事,别人称赞我是好人,但是仁者是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人,差别就在这里。善人光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仁者是真诚由内而发,自我主动要求,我主动去做好事。第二,善人绝不会为善而牺牲生命,我做好事可以,叫我牺牲,慢一点。仁者不一样,他可以杀身成仁,毫不在乎。

       有“仁”必有“义”,“仁”通过“义”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体现出仁爱的精神也是不同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就是不义之人最终结果。人之美德在具体实行时要根据身份地位去做,做到诚实是义,仁爱精神在紧急情况下,有时说谎也是个义。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行仁、实现仁,这就符合义。现代社会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人之善之恶会随时被诱导出来,如果没有一定认知能力,或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随时会国为利的诱导而出现恶的一面,或见利忘义。“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义因为利的诱导,才会有仁与不仁之别,君子与小人之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当财富与道德冲突时,在不违反道德不违反原则而取得富贵可以,但君子是不会取不仁不义之财,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说,一个人可以杀身成仁,孟子说,一个人可以舍身取义,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如死。

        企业有光明前景,是建立了良好的团队文化;具有严谨性的各大宗教文化,才有千年的传承;武术文化同样离不开“礼”,义是内容,礼是形式,礼是推行义的。礼仪和礼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注重礼的形式,要表达出真正的情感。君君臣臣、师徒之间都要讲人格,以礼相待,才会得到尊重。建立好一个完整的武术团队文化,理解“礼”是如何推行“义”,使团队有严谨的礼数!武林界国际洪门誉满全球,其整齐严谨有道的礼仪绝对让你顶礼膜拜,值得学习!

        英雄人物所表现出的浩然之气,那是智者和勇者的体现,武林界绝不需要一个有勇无谋的一界武夫。培养真正的勇气,为人师表者首先自已需要修练,广博的学习,在武术上要有深的造诣,更深层意思来说,功夫就是一种学养,佛家言高僧大德,文而能武,孔子文武双全。人内在的修养能够做为外功的基础,讲人格时同样也是出自真心、发自内心信念内心秉性的一种体现,在建立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把内在属于人性的部分发挥出来。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树立人格魅力,树立高风亮洁的人格意识。道德高尚人格就高,人格高于身份、高于等级,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智”者,用自己对武术深刻觉悟的道理,传达武术之精神,让弟子正确理解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乱,就会失去本心,以心面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份真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正所谓同道者同行,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人的品性的最高修为就是同于道,亦即是以道之品性为已之品性,自行与道融为一体,按照道的要求重塑自我品性就是同于道,而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何谓“侠”?英雄自古以“侠义”称谓。 “侠”是其为仁,由众心所发出的自然的心,义是其表达形式。侠是可以没有武的,但做事是“其言必信,其信必果”,中国二十世纪最大的侠是“雷锋”。要深刻悟出祖宗传统文化的奥妙,才能帮助我们在武林界树立真正的“侠肝义胆、侠骨仁心”。每一种武派的传承和发展,决不是以能打能斗就可以战胜一切而称之英雄,英雄在武术界同样是以“侠义”精神气概而被传颂。

“道家大道无为以得天下,儒家以仁义安邦而治国,佛家本心所向智以共鸣”,文学家以精采传神再现,军事家以领导魅力和英雄侠义之气概美传,思想家予以灵魂注入得以传承,儒家演绎人性变通之哲学实践,佛学智慧从个人以至万妙生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之哲学整体观,“天人合一”之养生境界,这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来自自然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足以让我们的灵魂一代一代去传承和发扬!

 

      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之文明发展,努力传播武术精神,弘扬传统的中华武术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与发展,增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交流与文化合作和友好事业的发展,促进国家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华传统武术必将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一座丰碑,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选登于<第二届武林高峰论坛>论文精选集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