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如何解讀八極拳中的“八極”二字

$
0
0

今天的八極拳,以河北孟村、東北長春、西北蘭州三大地區為輻射,帶著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和特點在國內及國外廣泛傳播,使我國八極拳這一古老而著名的拳種得以普及和傳承。喜歡和練習八極拳的人數逐渐增加,並列入我國傳統十大名拳之一。在八極拳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歡時,還需對八極拳中一些基本常識進行一下探討和研究,以利於對後起之秀的八極新人们更加广泛、深入、系统的了解八极拳,并从從理論方面得以提高。

練八極拳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八極拳可謂是“戰果累累”,丁發祥力劈俄國大力士、吳鐘獨身三闖少林寺、李書文一生“不打二”等歷史故事都說明了八極拳的高超技藝。同時,民國時期三位高手的出現,更加奠定了八極拳擊技的實用性,李健吾曾是中南海的警衛、劉雲樵曾是蔣介石的御林軍、霍殿閣曾是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貼身保鏢,雖然三人各屬不同陣營,但八極拳卻是相同的,二十年代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將八極拳設為傳統武術中的必修課可見當年八極拳的威名如同它的拳名一樣,名震九州八極

一個拳種的產生和存在必然與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當地的環境有著緊密地聯繫,一個拳種名稱的產生必然與這個拳術特點有著密切地關係。八極拳並非自然產生,也並非天然剛猛,它一定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有著自身的獨到之處才能流傳至今。當一個拳種出現的時候,必然有一個適合這個拳種特點的名稱出現,那麼,八極拳的“八極”一詞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就是今天練八極拳的人所應探討和研究的一個關乎八極拳發展歷史的理論問題。

八極拳為什麼要以“八極”二字作為一個拳種的名稱呢?為什麼叫八極拳呢?為了能從理論方面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中國傳統文化層面上去瞭解和解釋。“八極”二字是一個名詞,古時並非拳種的代名詞,而是指地域的範圍,始見於西漢劉安《淮南子·墜形訓》:“天地之間,九州八極”。“八”代表廣遠之意,“極”指頂點、極限。《淮南子·人間訓》“周八極,總一筦”,大意是周遊天下之後,又回到它的起點。《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和”,其大意是管理一個範疇廣大的地域。其實“八極”一詞在更早的戰國時期即已出現,《荀子·解蔽》:“恢恢廣廣,孰知其極,睾睾廣廣,熟知其德,涫涫紛紛,熟知其形,明參日月,大滿八極”,這裡的“八極”是指更加廣泛的天地之間。漢代“八極”一詞就已經被廣泛使用由於古代文化和科學的局限性,只是以勢力範圍和以知的範疇為依據,以“九州八極”形容廣闊的地域,“八方極遠”則詮釋了“八極”一詞的含義。顧名思義,“八極”是指四面八方達極致之遠,而這一區域則是有棱角的“其大無邊,其小無沿”,這也正符合了八極拳拳打八方、勁達四梢的特點。可以說,八極拳之命名不僅是有其來源,也是和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的,但是怎樣和八極拳結合起來呢?根據八極拳的特點,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

、八極拳的動作:

由於八極拳發力剛猛,勁達四梢,因此,八極拳的動作基本上都是大開大合、棱角分明,這些棱角動作,都是以直線或斜線來表示,展示四面八方的動作轉換和勁力發放,其中包含了很多的變化,剛柔、虛實、進退、轉換等。

、八極拳的發力:

八極拳雖然以剛為主,但剛中有柔也是八極拳中不可或缺的。練習八極拳,要求先剛後柔,剛可純柔,柔亦可強剛,如同煉鋼一樣,反復提煉,百煉成鋼。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如功力達到爐火純青之程度,方可發八方極遠之勁力。如李書文先師出手即傷人,江湖人稱“不打二”,亦可搶紮蒼蠅不留痕,都體現出八極拳剛柔勁力轉換的極妙之處。

、八極拳的技法:

由於八極拳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八極拳在擊技方面的獨到之處。八極拳的肘是聞名的,八極拳是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為攻防技法,以短打快攻的挨、傍、擠、靠為其擊技理念,以其沉穩剛猛的爆發力為基礎的拳種,有“拳打臥牛之地,勁達八方之極”。在長春八極拳中以“八”為代表的動作套路很多,如單式有:金剛八式、八大招、單操手,套路有:應手拳(八趟,每趟八個動作)、易筋經(八趟)。這些現有的動作和套路,在八極拳出現的初始是不存在的,其變化都是在數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變來的,這都是老一輩八極先賢们,在實際的操練和實戰中為了充實八極拳的內容,豐富八極拳的技法和功力而逐步補充而來的。

、行“八極”之名,實“八極”之威

將兩千年前的名詞用於拳術名稱,實為八極拳先人的精明之處,這也證明古人習武也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八極”一詞,以今天的詞義來解釋即是“天下”的意思。八極拳的產生並非簡單由諧音轉換而來的,應該是八極拳的先人們根據拳術的特點,借用了能體現八極拳特點的“八極”一詞,來形象的表現出八極拳的動作和風格,體現“八極”一詞所含的內涵和氣勢,使這一拳術名符其實的展示“八極”之名,實“定乾坤”之威。

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和發展,今天的八極拳已具備了不同的區域、不同風格的八極拳,如:河北孟村已經融合了披掛拳的特點,既有披掛拳的大開大合,又有八極拳的寸接寸拿,是長短結合的八極拳,西北八極拳與馬氏通備拳相融合,具有今天的通備八極拳,放長擊遠、快速流暢,東北長春八極拳與太極拳從勁力方面相融,而非動作相融,從而達到“兩極”勁力轉換,更好的展現剛柔相濟,虛實相兼。一個拳種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經過多次的改進和完善,這就是發展規律今天的八極拳,雖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風格,但八極拳的原始文化是一致的,始終彰顯著二千年前“八極”二字的底蘊,由中華民族八極拳的精英們一代一代傳承、完善和發展著。

本文為個人觀點,僅供八極拳同仁參考。


马步击裆

独立掸手

马步顶肘

落步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