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松开冷弹  落位自锁  螺旋运转  整体对应

$
0
0

关于拳中的发力,三百多年前从姬际可开始就有六合要则,影响深远,但是直到今天把拳中整劲打出些样子的人也不是很多。问题就是对于如何实现六合以及关于六合的整体状态前人留下的记载不多,导致后人在实践六合发力时缺少把手。所以,只有少数悟性高又有明师亲自指导者,才能掌握六合发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代中国传统武术在训练方法和训练理论上的停止不前。所以,尽管发力在传统武术技击中属于必备的要素但并非是唯一最重要的要素,然而在我前面博文中仍旧多次论述和介绍整体发力的要点,就是希望通过交流心得,有助于明晰六合发力时更为具体的关窍和要点。

任何发力,若要打在对手身上产生效果,发力时的突然性是基本条件,所以,冷弹是初级发力时的一个基本要求。

如何产生冷弹的效果呢?

周身尤其是肩胯松开是基本前提。

所以在将要发力时,身体肌肉尤其是肩胯要处于松开状态。但为什么要用松开这个词而不用放松这个词呢?

就是这个状态不是单纯的放松,还有肩胯里根微微内抽,即产生肩胯自然向外打开的状态,而不是顺着肢体自重一味地向下松垂。这种松开的状态不仅在肩胯里根部位如此,周身顺着拳式各处都要处于和顺的状态,这就是最初的浑圆一气之意。

发力要发的充分,发力前身体的内外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这个状态不是可以用简单的蓄力能描述的,而是一种融融和和、箭在弓弦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太极状态。这个状态找对了,整劲发力就是顺势而为、自然而就的事,无需做任何刻意追求。

上面介绍的是整体冷弹力将发而未发出时的状态。

当整劲冷弹力发出后,其作用效果一般有二,一种是楔入力,另一种是震抖力。这两种劲力的区别是区别在打击方式上,即落拳时的状态。

楔入力,其劲如钢钎如匕首,落在对方身上时,其劲如钢钎、匕首楔入对方体内,多用梢节的端部如拳峰、指关节、掌根、肘尖、足尖、膝等部位打击对手的要害。这种打法古已有之,称为“柔过气、刚落点”。其要点有二,第一是在打到对手身体的瞬间身式要刚整,相互接触的瞬间身式不能变形。若以拳攻击,则其关窍就是蹬足、开胯、顺背、锁肩、坠肘、合腕。

蹬足、开胯、顺背的主要作用是劲力的传递整顺。而锁肩、坠肘、合腕的作用是劲力的穿透楔入。

蹬足、开胯、顺背的效果在身式身法的合理,相关内容前面博文多次介绍过。

锁肩、坠肘、合腕的效果在于把这三处的关节要瞬间固定住,如同钢架一般,不能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有任何变形。如何才能做到呢?找到这三处关节各自的相应落位,形成自锁。

锁肩的要点就是瞬间沉肩,坠肘的要点肘尖朝下,合腕在于手腕处要平顺,这三处的落位对了,自然就锁住了。

楔入力的难点在瞬间的松紧转换要自如,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一方面当然要多加练习,另一方面,要想有质的提升,唯有返先天。这是支一峰师兄所言。

震抖力,其劲如同被汽车撞飞,又如从高处坠落,身体平着摔落在地面,或如被腕力棒也称臂力器抽打在身体上。其特点不是用梢节端点打击对手,而是用手背、手掌、小臂、肩、背、胯、脚背、小腿等部位,以冷弹整力震打抖击对手,震打其周身及内脏。其要点也有二,其一是一空一打,二者衔接的要紧密合拍。其二梢节钻隙,螺旋伸展。

震抖力的运用有短劲和长劲之分,短劲是伤对手内脏。长劲是把对手放出,跌落在丈外。震抖力一般多用在接对方攻击之瞬的反击时。主动攻击时运用震抖力的情况不多,成功率不高。

震抖力的难度在一空一打上。空对手这下,听对方的来势、来力要听的准,空与打衔接的拍位要洽合其机。这个在推手中或试力时做到不难,但是要在散手中用上是不容易的。

上面介绍了整劲发力动作的两端,即将发未发时的状态和劲力作用在对手身上的状态。对于劲力形成的中间过程还没有介绍。因为这方面的内容练拳者大多耳熟能详而且在前面博文中也多有介绍。其要点:螺旋伸展,圜研相合,周身对应,三星相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