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典传国术】“松”与“紧”的本质|陆功翰老师核心武学分享!

$
0
0

“紧”是武术真正的法宝,松在紧中求,"紧"所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每天练习半小时,在几个月内就会有巨大的变化。首先我们要知道松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真正是松?松与紧有什么关系?

太极拳以“松“入拳,讲缠丝劲,发劲的状态是“棉里藏针”,归根到底,劲从何来,还是由“筋骨崩弹”而来。“松”的是肌肉,撑的是骨节,拔的是大筋,发的是惊颤劲。太极拳中讲,练拳时要像衣杆上挂着的衣服,迎风飘扬,但架子还在,其要领无非是身体骨节的“撑拔”不能丢,如同蓄势待发的“弓”,如崩紧的弦,丝毫的触动均可崩发,这样的拳,才更加接近人体的本能,将潜力开发出来。
我们在练拳时,很多时候,师父教徒弟都强调一个“松”字,如果理解成为肌肉的“松”,发劲的时候,可能就会变成肌肉的松紧“爆发力”。如果我们可以“由紧入松”,通过“撑筋拔骨”达到关节的“开”,“骨缝”轻松开合,此时表现出来身体“柔软无骨”,似乎非常“松”,其实这种“松”是不需要刻意的放松肌肉的,反而相反会去找“紧”,寻找“大筋”拉起的紧,与此同时肌肉却真正做到了“松”,但松不是目的,只是一种现象。我们不能把现象当练法,这样会越走越远,背道而驰。当我们能够用“筋骨崩弹”时,本质上讲,已经忽略了肌肉的存在,并非主观意识寻找“松”的过程了!所以,“松与紧”是相对的!
大家都知道“胯”的重要性,知道胯要“活”,它是人体一身的核心,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可以通过压腿、踢腿甚至通过“抖大杆”等方式来增加胯的运动幅度,使其变得灵活无阻滞。胯活,则一身活,上连脊柱,下接两腿,身法步法皆赖于此。但还不够,我们不但要做到“胯活”,还要做到“胯弹”,用胯根“大筋”带动胯部崩弹,使整体瞬间加速,这才是“身法、步法”得以深化的核心关键。我们看家里的猫、狗,其受惊时反应之快,完全超越一般的肌肉反应,用势如闪电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是因为它们天生将连接关节的大筋作为了主要的发劲机构,所以动作是崩弹式的,速度必然快,且连续性非常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