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太极架子

$
0
0
原文地址:太极架子作者: 绿氧谷主

按:这是一篇明白人写的明白文。我与作者不相识,也许作者"名气"不大。但我从心底称其:老师。太极拳不是不要拳架,也不是不可以上来就学练拳架。太极拳适应各种人的不同需求,关键是你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如果你只想:闲来无事,活动筋骨。练习架子,毫无问题。世上所有拳架,无好坏之分。每套拳架的创始者,都是依自己的特点而"设计制造"。你只需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路就好。

但是,如果你要修为太极内功,要寻求身心双修进而改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真正通过太极拳之修为重现"真我"。以至实现以拳悟道;以拳证道;以拳入道的高境界。就只有"智取华山一条道"。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在"基本功"上下大力气。因为太极功夫是"舍得"。你如果舍不得改变自己的既有习惯,舍不得告别自己的"昨天",舍不得放弃各种各样的"物欲"。功夫上身只能是痴人说梦。改造自己的过程、损之又损的过程就是功夫上身的过程。然而自我之改造是一场艰苦的、长期的革命。功成只属于那些认准方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革命者"。

我想再次重申:拳架是太极拳修为的重要阶段。但它是拳修的高级阶段。拳架是一个演员经过基本功的训练及表演理论的学习,毕业后再经过见习、实习的锻炼,合格后方才正式登台演出,也仅仅是出演小角色,还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成为主角。当年,健侯爷先师祖把太极内功修为过程提炼为:知手、试手、演手三个层次阶段。他指出:演手是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高境界。我理解,健侯爷是在告诫我们要遵此而修。一一李光昭

太极架子

秋阳

很多人又谈到架子规范的问题,每个人打的多少都有自己的东西。所以什么才是规范,就是立身中正,才有后面的一些说法,包括虚灵顶劲,尾闾中正,才能百汇与会阴垂直,才能做到中正安舒。‘中’是中心,圆的中心。圆的中心不会偏移;在人身体,中是丹田,是脊椎和尾闾成一线。安是安静。只有内心安静,坐卧行走,人的动作,呼吸才能顺畅,所以说中正是大原则,但凡看看太极拳就知道要中正。从外形上说中正本身就意味着头、肩、跨、膝的具体要求,能达到内外三合。关键是要练的人体会到身,要不然,你说了他也搞忘了,下次还按照自己的方式练了。谈何规范。架子无人能及,又能怎样?你的技击无人能及,才是正道。架子就是汪洋里的一条船,到岸了,你还背着船走路吗?所以不要迷信架子,功还是要练。不然就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很多我们看不上的架子,但人家偏偏功夫就那么好。南湖小架,你看的上吗?但你敢去跟人家搭搭手吗?还有有的人一辈子都没练过架子,但推手还是一流的,因为他天天练功。架子是先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发明的,适合他自己练的功。套路也就是架子,不能代表一切。就像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能打吗?散打运动员没练过架子,甚至打得不伦不类。你敢说他没功夫吗?

架子就是训练我们对「动」的把握。太极拳讲阴阳互根,因此要弄明白「动」,就要从「静」里面去找。反过来说,要弄明白「静」,又得从「动」里面去找。所以练桩功与盘拳走架是互为促进的,体悟到动静合一,就会感觉练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一样,却又有区别。桩功好比练一个字,走架好比练一幅字,虽然都是练字,后者显然比前者要求更高。前辈们又说:文人练字,武人练劲。架子就是运动着练劲,也就是运劲。可想而知,当一个人连单个字也写不好时,又如何写好整幅字呢?同理,当一个人连劲都没有体认、没有摸到时,他又如何去运劲呢?如此打架子,根本就是无劲可运,其动作无论做得多么优美、多么高难度,皆与拳道毫无关系。

反观当今之世,教拳的教架子,学拳的学架子,殊不知架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劲道的体认以及学习运劲。欲体认劲道,须修习定式桩,桩功得力后,须进行桩法慢练,亦即是单式练习,单式练习不讲究姿式好丑,不讲究招式繁简,也不讲究标准动作,唯求周身一家,动静一如。除此之外,同时进行推手练习亦是上策,但不可按固定程序化去推手,四正手也是有一定功夫之后才适宜去学的,故应采用散推,尤须有高师带领,不可与一般人瞎推。摸到劲才能谈得上体认,由静中体认进而动中体认。法有多途,本可不用架子,但单式多了,连起来自然就成了架子,故架子是被动产生的,用不用它操之在我。可惜的是,训练定式桩功,以及桩法慢练,对一般人来说很是枯燥乏味,这一关不认真面对,就匆匆越级去练架子了,练到驴年马月也没东西。

但你想教学员就必须要架子,架子,推手,桩功的目的都是一个,为了早日出功夫。架子是高级练法,是每个人的追求。他是载道的载体,什么是拳,拳比架子的范围大,以拳入道,总不能以架子入道。用太极的理论练拳,就是规范,人的体型体质不一样,不可能练得跟老师一模一样,有明师的指导不一定能练出功夫,而没有明师的指导想练出一点功夫是不可能的。

能找到明师是万幸的,找不到也不管紧。天道酬勤,努力去寻找,总会找到。世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你只能练你适合的拳,而不是你想的拳。练功夫不仅是因为它的招式,而是因为它的内涵,它的精神和心法。尤其出于争名夺利、争强好胜,更是误入歧途。而在尘世中,也有许多大道修炼的高人是不会显摆的。“师访徒,徒访师”。一个好老师想找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学生想找一个好老师,都是很难、很难的。老师和学生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长期协调一致。太极拳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做学问的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天长日久,坚持不懈去升华、提高。我们要时常警惕,把这门国粹传承下去。

太极拳的拳架不同,理法都是相通的。不要老认为自己的架子最好,好的已经成为先人的传说。

没事乱侃,笑笑而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