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微月光IJ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转载]听宫穴开了,能听到心脏跳动声、进针声、拔牙骨肉分离声

$
0
0



听宫穴解析

听宫为经穴名(Tīnggōng BI19)。出《黄帝内经 灵枢·刺节真邪》。别名多所闻、听多闻、窗笼。属手太阳小肠经。听宫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听指听闻,宫即宫室,此指耳窍,此穴在耳部,有通耳窃之功,故名听宫。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外耳道炎,耳源性眩晕,聋哑,神经性耳聋,中耳炎,耳痛,齿痛,癜狂,痫证,瘛疭,耳齿痛,音哑,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失音症等。

听宫穴意义

听宫。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多所闻、多闻。多,大也。所,修饰词。闻,闻声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气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为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理同听宫名解。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附注: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听宫的别名:听多闻,多所闻《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窗笼《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马莳注。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官,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针灸甲乙经》:听宫,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特异性:听宫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

听宫穴名解

听指听闻,宫即宫室,此指耳窍,此穴在耳部,有通耳窃之功,故名听宫。

听,聆也。宫,《说文》:“宫,室也。”《尔雅·释乐》:“宫,中也。”又有围、屏之意。一说本穴与耳门同位,闭口取之,则刺入者浅,故名“耳门”;开口取之,则刺入者深,故名“听宫”,喻犹达于深宫后庭也。

黄帝说刺节中所讲的发蒙的方法,我还没弄懂其含义是什么。本来发蒙的针法,是治疗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清的病变的。先生却说针刺六腑的腧穴,治疗腑病,那到底哪个腧穴能治好这耳目病,我愿听你讲一讲其中的道理。岐伯说你问得太好了。这是针刺中最绝妙的地方,它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的奥妙必须心领神会,单凭平时口里说的和书本里记载的,还不能道出它出神人化的玄机。我所说的发蒙,其奏效之迅捷,要比启发蒙聩还快得多。黄帝说太好了。那你快把这方面的内容全部告诉我。岐伯说针刺这种病,必须在中午的时候,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通过手法使针刺感应到瞳子。并使耳内能听到作响的声音,这就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腧穴。黄帝说好。怎样才能使耳内能听到声音呢?岐伯说针刺听宫的同时,用手紧捏住鼻孔,然后闭住口,怒腹鼓气,使气上走于耳目,这样耳内就会在针刺的同时相应地出现声响。黄帝说太妙了。这真是在无形之中,使针刺感应加以传导,眼睛没有看到,效果却明显出现,实在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了。

 

文源  丁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56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